Align指控时代天使专利侵权 时代天使回应称指控“毫无根据”
美国隐形矫治器制造商Align Technology(隐适美母公司)近日宣布,对上海时代天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起专利侵权诉讼,指控其部分产品及相关软件侵犯了公司专利,涉及多层矫治器材料和治疗规划等。
时代天使发布官方声明,明确否认侵权指控,表示将积极应诉并称这些指控“毫无根据”。时代天使在声明中强调其在专利合规和临床创新方面的持续投入,预计诉讼不会对业务造成实质性影响。
沪鸽二次递表港交所:2025年上半年收入1.97亿元沪鸽(Huge Dental Limited)近日二次递表港交所,拟于主板上市。
最新招股说明书(申请版本)显示,沪鸽收入从2022年2.80亿元大幅增长至2023年3.58亿元,增幅达27.7%,随后在2024年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11.7%)至3.99亿元。2025年上半年,沪鸽收入为1.97亿元,同比下降3.9%。
截至2025年6月30日,沪鸽拥有1506名经销商,服务超过12000家直销客户。未来扩张计划显示公司正在实施产能和地域双重扩张策略,沪鸽计划在印尼设立新工厂,并在日照工厂升级生产线以扩大产能。
通策医疗:2025年上半年正畸业务营收同比增长7.75%
通策医疗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营收14.48亿元,同比增长2.68%;净利润3.21亿元,同比增长3.67%。
各业务线表现良好,其中种植业务收入2.55亿元,同比增长0.02%;正畸业务实现收入2.29亿元,同比增长7.75%。
公司现金流稳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3.56亿元。总资产61.62亿元,负债16.95亿元,净资产41.50亿元。
公司将深化区域总院+分院模式,探索并购与轻资产加盟的组合模式,推动全国布局。
牙博士:2025年上半年营收8.04亿元,同比增长10.57%牙博士医疗控股集团公布2025年上半年报告,营收8.04亿元,同比增长10.57%;净利润0.66亿元,同比增长32.58%。
报告期内,口腔种植服务营收同比下降1.00%至3.85亿元,正畸服务同比增长6.65%至1.19亿元,综合口腔服务同比增长32.41%至3.00亿元。
截至报告期末,牙博士在华东地区15个城市共拥有直营连锁口腔机构44家。公司表示继续以苏州为核心、华东区域为重点,推进连锁化、品牌化发展,满足多样化口腔医疗需求。
登腾: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8.24亿人民币,中国市场占比45%登腾(Dentium)发布2025年上半年度报告,营收1590.87亿韩元(约合人民币8.24亿元),同比下降18.2%。其中,牙科种植体产品实现营收1399.20亿韩元(约合人民币7.25亿元),占总营收88.0%。
海外市场贡献了公司80%的营收,达1272.21亿韩元(约合人民币6.59亿元)。中国市场表现最为突出,贡献营收716.34亿韩元(约合人民币3.71亿元),占总营收的45.0%。
公司表示业绩下滑主要因市场竞争加剧,正通过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应对挑战。管理层对下半年保持谨慎乐观,预计业绩将有所改善。
中玒口腔:2025年上半年营收2377.61万元,同比增长62.91%北京中玒口腔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营业收入2377.61万元,同比增长62.91%;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00.25万元,实现扭亏为盈。毛利率从上年同期的38.53%提升至47.64%。
截至2025年6月30日,公司资产总计5437.73万元,负债总计1360.57万元,资产负债率微降至25.02%。
中玒口腔在报告中披露,公司通过自营和合作两种运营模式不断扩大服务覆盖面,将继续深化口腔医疗服务主业,通过持续的市场拓展、人才培养和管理优化来应对各项挑战。
奕瑞科技:2025年上半年营收10.67亿元,同比增长3.94%奕瑞电子科技集团近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营业收入10.67亿元,同比增长3.94%;利润总额3.67亿元,同比增长10.26%。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3.35亿元,同比增长8.82%。
奕瑞科技在报告中披露,公司已建立“1总部+6基地”的全球化生产布局,将坚定数字化X线核心部件及综合解决方案供应商的战略方向,持续强化新技术与新产品的研发投入。
国瓷材料:2025年上半年营收21.54亿元,同比增长10.29%山东国瓷功能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营业收入21.54亿元,同比增长10.29%;净利润3.32亿元,同比增长0.38%。
其中生物医疗材料板块营收4.38亿元,同比下降0.11%,毛利率为52.18%。
公司持续推进生物医疗材料业务的全球化和多元化战略,强调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此外,公司还披露了生物医疗材料业务的进展,强调自主研发的高透氧化锆粉体已通过客户验证,并开始批量供应。
大博医疗:2025年上半年营收12.10亿元,同比增长25.55%大博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营业收入12.10亿元,同比增长25.55%;净利润2.44亿元,同比增长76.69%。
各产品线协同增长,其中齿科类产品实现营收0.35亿元,同比增长2.38%,占总营收的2.89%。
公司表示将持续加大研发投入,深化海外市场布局,并通过技术创新、质量提升和服务优化来应对高值耗材行业的降价趋势和渠道整合挑战。
赢冠口腔:2025年上半年营收1962.51万元,同比增长4.30%北京赢冠口腔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发布2025年半年度报告,营业收入1962.51万元,同比增长4.30%;归属于挂牌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61.87万元,同比增长85.57%。
公司营业成本1089.45万元,同比减少11.60%。毛利率提升至44.49%。尽管销售及管理费用增加,公司现金流状况良好,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506.68万元。
赢冠口腔在报告中披露公司面临税收政策变化和行业竞争加剧等挑战,未来将继续专注于口腔医疗器械制造并通过技术创新巩固市场地位。
新加坡全民牙科: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4.9亿人民币,同比下降0.5%新加坡全民牙科集团(Q&M Dental Group)发布2025年上半年财务报告,营收8837.8万新元(约合人民币4.9亿元),同比下降0.5%。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税后净利润为385.6万新元(约合人民币2156.7万元),同比下降60%。
核心牙科业务营收8720.3万新元(约合人民币4.9亿元),同比增长4%。
集团表示计划通过有机增长和战略收购扩展在新加坡的诊所网络。同时,集团意识到中国牙科市场正在经历快速整合阶段,因此全民口腔正审慎评估在中国扩展牙科业务的机会。
3D Systems:2025年Q2营收约6.8亿人民币,牙科业务同比下降3%美国3D打印解决方案供应商3D Systems发布2025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总收入为0.9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81亿元),同比下降16.3%。
净利润为1.04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50亿元),相比去年同期亏损实现扭亏为盈。
报告指出,医疗技术领域表现强劲,个人健康服务业务同比增长13%。尽管牙科业务收入同比下降3%,但管理层预计医疗市场将继续保持增长势头。
美皓集团: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亏损约800万至1200万元美皓医疗集团近日发布盈利警告,预计截至2025年6月30日六个月内录得净亏损约800万元至1200万元,较2024年同期的1510万元有所收窄。
主要原因包括本地口腔市场竞争激烈、经济复苏缓慢导致非刚需医疗支出缩减,及增加广告支出以提高知名度。
尽管面临亏损,集团现金储备充足,将继续评估经济环境对运营的影响,并探索新业务方向。中期业绩公告预计于2025年8月底发布。
佳兆业健康: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900万至1000万港元佳兆业健康集团控股有限公司近日发布盈利预报,预计2025年上半年亏损将减少至900万至1000万港元,相比2024年同期约2400万港元的亏损明显缩减。
亏损减少主要因本期录得按公平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变动收益约900万港元。该信息基于未经审核的综合管理账目,集团将适时发布中期业绩公告。
希玛医疗: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9.40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90%希玛医疗控股有限公司近日发布盈利预告,预计2025年上半年营收约9.40亿港元,同比增长约1.90%。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预计介于4600万至5200万港元,同比增幅约49%至69%。
公司表示,业绩增长主要得益于优化服务网络和提升运营效率,包括关闭表现欠佳的业务及采取成本节约措施。中期业绩公告预计在2025年8月底前发布。
AI牙科收入周期管理平台Wisdom完成2100万美元A轮融资美国AI牙科收入周期管理平台Wisdom近日宣布完成2100万美元A轮融资,总融资额达到2800万美元。融资将用于加强技术平台、市场拓展和团队扩充。
Wisdom称公司通过其AI与人工专家协作模式提升收入回收率,已帮助客户追回数亿美元收入,并节省高达50%的收款成本。
公司CEO Stoyan Kenderov表示,投资方PCV和Aquiline的专业能力与Wisdom愿景高度契合,致力于提升牙科诊所的财务成果和运营效率。
海南省卫健委就义诊管理新规再次公开征求意见,强化备案监管防违规海南省卫健委近日发布《关于加强义诊管理工作的通知(第二次征求意见稿)》,并公开征求意见。
新规明确义诊活动备案及监管要求,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不得跨县市开展义诊,三级医疗机构需备案。备案材料包括活动说明和责任承诺书等。
监管部门将加强监督,严查违规行为,确保合规性,防范商业推广和违规操作。
上海发布牙科种植体系统生产检查指南,强化全链条质量风险管控上海市医疗器械化妆品审评核查中心近日发布《牙科种植体系统生产环节风险清单和检查指南》,规范钛或钛合金牙科种植体的核查工作。
指南建立了5×5风险矩阵,涵盖机构管理、设备维护、质量控制等关键环节,要求生产人员接受专业培训,设备需符合特定标准。种植体性能要求包括化学性能、机械性能等。
本指南为指导性要求,供检查员及注册申请人参考,不作为法规强制执行。
上海出台新规简化医疗器械转产流程,规范医械产品生产工作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新规,规定自2025年10月1日起,符合条件的外省市或进口医疗器械产品转入上海生产将适用统一的注册与生产许可程序。
该规定适用于有效期内的第二类医疗器械,要求在产品名称和适用范围不变的情况下进行转产。
注册申请人需按规定提交相关资料,市药监局将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批,并为转产提供咨询服务。
扫码前往查看更多口腔行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