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过去的一年里,医疗行业经历了从“管行为”到“管程序”的治理转向。监管不再只关注结果对错,而更强调过程是否合法、判断是否有据。这种转向,最直观的体现,就是2025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卫生健康行政处罚程序规定》(第13号令)。
相比2007年出台的第53号令,新规不仅补足了电子证据、送达方式、听证流程等多项制度空白,也系统厘清了处罚启动与裁量过程中的核心门槛。它不是“对违法更严”,而是“对所有人更清晰”。对于执法机关,是操作规程的更新;对于医疗机构,是合规策略的重构。
这一变化,在处罚高发的口腔行业尤为明显。从过期器械混放,到广告宣传违规,再到直播带货、价格标示、医保结算,各类行政责任界限都因“程序路径”的变化而重新定义:
哪些行为要立案?
哪些可以听证?
哪些仅警示教育?
答案都写在这份新规中。
本次好的牙·编辑部,复盘过去一年典型处罚案例,同时对照新旧制度变化条文,试图回答三个问题:
新规究竟改了什么?
它如何影响执法与合规实践?
我们又该如何应对?
希望这份“程序化的使用说明书”,能成为各口腔机构内部提升治理的工具书。
扫码 免费获取 完整版PDF文件
以上为报告部分节选,完整版包括:
● 制度升级背景与法律依据
● 处罚程序全景路径图
● 口腔机构高频风险
● 听证程序关键变化
● 处罚执行新规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