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家|诺保科、奥美科国产化,盈纬达开启“中国工厂”2.0时代?

产研部
2025-08-20

前言

七月、苏州,热浪压在浒墅关的签约现场。 几周前,一块尚未动工的工厂上签下的那份协议,让新闻稿里的数字——十亿元投资——落到了实地,成为盈纬达中国工厂 2.0 的开篇注脚,也是这家跨国牙科集团在全球战略地图上重新标注中国的信号。

在外资的中国故事里,曾有三段鲜明的篇章:依赖成本优势的“工厂时代”,依赖市场红利的“市场时代”,以及如今以技术与价值驱动的“高价值时代”。每一次转变,都是由上一阶段的瓶颈催生,而在医疗器械行业,这种转变尤为迅速。集采进入第二阶段,价格不再是唯一的决胜条件,高价值产品、稳定供应和全链条服务能力,正在重写竞争规则。

盈纬达——覆盖种植、正畸、修复与数字化全链条的百年牙科集团——已将中国列为全球第二大市场。此番落子,不止于扩产,更是在“高价值时代”对其全球制造与供应链的一次再配置。

本次,《好的牙》独家采访了盈纬达种植和专业耗材事业部总经理许邦达先生。在这场对话中,他首次对外详述了这座“中国工厂”背后的战略思考与落地考量。

以下:


01|原厂标准,不做“阉割版”

随着集采进入第二阶段,医疗器械市场的竞争逻辑正在转变。价格不再是唯一的决胜因素,医疗机构开始更加关注产品的质量稳定性与供应可靠性,这对制造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中,盈纬达的产品战略显得尤为关键。虽然在外界看来,诺保科与奥美科常被视为种植体与正畸领域的高端产品,但许邦达更愿意用另一个概念来定义——高价值产品。这种价值不仅源自品牌定位或售价,更深植于产品的长期可靠性、临床体验的一致性,以及为医生和患者带来的可持续效果

正是基于这种价值理念,盈纬达在谈及本土化生产时,始终强调一个关键词——"原厂"。无论是设备选型、材料采购还是工艺流程,许邦达几乎每次回答都会不自觉地回到这个核心标准上。

"我们采用的是原厂设备、原厂材料、原厂工艺,国产化产品必须与全球水准相当。"许邦达坚定地表示。这不仅是一份技术清单,更是盈纬达为自身设定的底线:苏州新产线从设计之初,就被定位在与海外工厂同一条质量基准线上,不允许有任何降维。

这种坚持在当下医疗器械市场并不常见。在很多行业,企业进入新市场时往往会采用"阉割版"策略——为匹配当地价格体系,删减功能、降低配置、压缩成本。从纯市场逻辑看,这或许是快速切入的捷径;但在医疗器械领域,这种做法往往与医学逻辑背道而驰——那些看似可有可无的设计、参数或工艺,背后可能直接关联到临床安全性、长期稳定性或患者体验

选择坚持"原厂标准"意味着盈纬达必须接受更高的设备投入、更长的技术转移周期和更复杂的调试过程。但这种坚持也确保了产品在分子结构、工艺精度和质量稳定性上与全球标准无缝衔接。对于在骨整合技术和正畸精密制造领域深耕数十年的品牌而言,任何工艺的简化都可能削弱其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

盈纬达的国产化计划,并非仅停留在"产线落地"的层面,而是提出了一个在行业内颇具挑战性的方向——在国产化过程中保持与原厂全球标准等价。这意味着,本土生产不被视为成本妥协的过程,而是一次在供应链、工艺参数、质量控制体系上的全套复制与再验证

这一思路,反映出跨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角色正发生微妙转变——它不再只是把中国当作"制造基地",也不只是单纯的市场消费端,而是试图在本地完成与全球研发、制造同频的闭环。对于高价值医疗器械而言,这种做法挑战了一个惯性思维:国产化是否必然伴随标准下降?还是说,在合适的条件下,本地生产也能成为全球质量体系的一部分?


02|保供应,就是保稳定

在许邦达看来,医疗器械的价值核心在于医生的长期信任——"产品最终由医生使用,能否被长期信任,决定了价值能否持续体现"。这种信任感,不仅依赖产品一致性与供应链稳定性,更依赖企业在市场上的长期存在与持续投入。

在一些行业,"原则上不行"常被解读成"必要时可以",原则成了口号,遇到压力就能灵活调整。但在医疗器械的医学逻辑里,一旦突破底线,后果并不是价格波动,而是临床安全与长期疗效的风险。盈纬达选择反其道而行——在供应与质量上不留灰色地带,把原则固化为可验证的制度,并以此向市场释放一个信号:不会因短期波动而抽身,更不会在关键节点退出。

*盈纬达质量控制体系图
*盈纬达质量控制体系图

因此,盈纬达本土化生产的目标,并非进入价格战,而是为医疗机构提供可持续、可依赖的合作基础。尤其是种植系统这种需要多年配合使用的精密器械,其稳定性直接影响临床效果和患者长期体验。

选择投资十亿元再次在苏州建厂,正是看中了当地人才密度高、政府支持力度大的优势,这不仅在供应链层面提供了更高韧性,也意味着企业愿意把资源和能力留在这里。这种深度本土化带来的稳定性,在其他行业已有验证——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自2019年投产至2024年已生产300万辆,是其全球业务中产能最高的核心区域。

值得注意的是,医疗器械的稳定性不仅关乎交付周期,更涉及整个治疗过程的连续性。为此,盈纬达近两年将人才培训投入提高了数倍,在生产之外搭建起培训体系、技术支持网络和快速响应机制。这样,"稳定供应"不再只是仓储数据上的概念,而是医生在临床实践中可以真实感知的可用性与一致性

*盈纬达线下课程
*盈纬达线下课程

当这种稳定性能被验证和量化时,它就会转化为产业升级的基础能力,也为盈纬达进一步扩展产品线和深化服务网络创造条件,形成良性循环。

在工厂建设与供应链稳定的基础之上,盈纬达还有更深一层布局——全科目标与生态构建。如果说原厂标准是质量的保证,稳定供应是信任的基石,那么全面布局则是其在中国市场的进阶逻辑。从制造工厂到技术中心,从资本平台到人才网络,盈纬达正以全链条能力,重塑"本土化"的定义与边界


03|“全科优等生”的盈纬达宇宙

"事实上,我们希望做到全科的优等生,不是单科的优等生。"许邦达用一句简短的总结,勾勒出盈纬达在中国的产品与战略版图。

这样的布局并非仓促而为,而是十余年投资与积累的结果。自2013年起,盈纬达先后在苏州、四川资阳落下两座工厂,从CBCT影像设备起步,逐步扩展到高端种植体与正畸产品,本土化生产的版图一步步铺开。

截屏2025-08-20 15.03.49.png
*盈纬达苏州工厂(左)、四川资阳工厂(右)

如今,其产品矩阵已覆盖种植体、正畸托槽、CBCT影像设备、口内扫描仪、导航系统等多个细分领域。少有企业能在口腔全科领域保持如此宽度——它让盈纬达不局限于单一治疗场景,而是覆盖患者全生命周期的多样化需求。这正是许邦达所说的"360度整体推动的国产化"

*盈纬达产品矩阵
*盈纬达产品矩阵

要维持这样全面且高速的布局,仅有产能还不够。盈纬达新设的业务发展部门,正是为此提供加速度的引擎:面向国内外优质资产与前沿技术进行识别、尽调与交易执行,涵盖股权投资、并购、合资、技术授权与联合研发等路径;投后则通过渠道整合、合规体系与全球网络协同,推动技术与产品更快落地,并助力本土创新走向国际市场

与之呼应的,还有上海的口扫研发中心——专注于数字化技术研发与验证——以及苏州的制造体系,将研发成果转化为可规模化的高品质产品,直达临床与供应端。资本、研发、制造三位一体,构成了盈纬达在中国的完整战略架构——当然,也可以理解为产-学-研-投,全生态发展,构成了"盈纬达宇宙"。

但这样的体系也需在周期波动中保持韧性。政策调整与竞争重塑曾让市场增速放缓,许邦达并不回避这些短期起伏,相反,他将其视作行业周期的常态。真正决定走向的,是更长时间尺度下的人口老龄化与消费升级,这些深层趋势将继续支撑需求增长。因此,他依旧判断中国市场在未来两三年有望回到高增长区间。

"我们希望成为真正的本土化企业,长期投注中国市场,提升稳定性和可靠性。"这是承诺,也是盈纬达在华发展的核心定位与长远愿景。多年在华的耕耘,并非一项项阶段性工程,而是一次面向未来十年、甚至更长周期的布局。也正是在这样的时间视野中,"中国工厂2.0"才得以水到渠成。


后言

正是在这样的时间视野下,"2.0工厂"不再只是一次产能扩张的落地,而是盈纬达在中国战略结构中的再定位——从"满足需求"走向"塑造需求",从单点制造走向全链路能力的本土化再造。它延伸出研发、培训、供应链、临床教育的多重触角,把苏州与全球的每一个技术节点、质量环节、学术网络缝合在一起。

这意味着,未来的中国工厂2.0,将不仅在产量曲线上被记录,更会在行业标准、医生临床选择、患者体验乃至全球竞争格局中留下清晰的刻痕。它的意义,不是签约落笔那一刻的掌声,而是十年、二十年后,仍能在产业回望时,成为一个转折的坐标。

自此,盈纬达的中国工厂2.0,全然开启。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广告图2
ABUIABAEGAAg0u7pxQYojpO_yAIw4BI42AQ
会员解锁·更多产业深度内容
1  /  16
自由容器
去往PC端
更大视野·更多细节,点此去往PC端 >>
插件代码
企微礼遇
添加企业微信,获取这些权益:
  • 🧠 政策/数据更新第一时间通知
  • 📚 行业精选资料包领取
  • 🧾 会员更新提醒 + 解锁提示
  • 🎉 社群活动 & 优惠券福利
  • 💬 客服在线答疑(内容/下载/咨询)
自由容器
插件代码
【好的牙】内容基于公开资料与专业判断,供行业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读者需自行判断与承担风险; 版权归属本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商用。 🧾 如需勘误 / 投稿 / 合作,请联系客服微信:HDSW_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