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牙·讯|据广西广播电视台报道,市民梁女士在南宁某连锁口腔医院洗牙时,遭遇挂号系统强制要求录入人脸信息。梁女士认为此举属于过度收集人脸信息,担心个人隐私泄露。
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检察院在获取线索后,对辖区口腔医院展开调查,发现确实存在就诊患者建档时被强制要求进行人脸识别、过度收集人脸信息的现象。检察机关调查还确认,相关机构未向患者告知个人信息的处理目的、处理方式、处理的个人信息种类以及保存期限等情况。
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检察院通过实地走访辖区多家品牌口腔医院,并筛查南宁市12345政务服务热线及市场监管、卫健部门近五年上万条投诉数据,进一步发现部分口腔医院在人脸信息存储环节存在未加密、无访问日志等技术漏洞,甚至存在未经脱敏处理便向第三方平台传输的风险。
针对上述问题,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检察院向相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要求其切实履职,加强医疗机构个人信息保护工作。
行政机关收到检察建议后迅速响应,对辖区内口腔医院展开全面排查,督促存在违规使用人脸识别挂号诊疗行为的机构进行整改。
目前,相关口腔医院已更新系统,不再将人脸识别作为挂号就诊的强制登记方式。同时,这些机构加强了诊疗系统的个人信息安全防护,落实机构个人信息安全管理制度,并与系统供应商签订网络安全协议。
行政机关还出台了《医疗机构数据安全管理指引》,将人脸信息保护纳入医疗机构执业校验指标。辖区医疗机构现已实现患者身份核验方式自主勾选、数据采集最小化等规范化操作,诊疗信息泄露风险显著降低。
南宁市兴宁区人民检察院工作人员指出,随着6月1日《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办法》的正式实施,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已步入系统治理新阶段,实现了法律和技术的全面保护。
(本内容图源:广西广播电视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