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9日,大众口腔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距首次递表,刚好过去半年。
它依然盈利,客户人次超74万,门店数稳定。但招股书里的语气,变了。
“净利润行业第三”的说法,被撤下了整整一页;原本配套的数据图表,也只剩一句寥寥表述。
不是数据没了,而是不再讲了。
2023年,这家公司曾高调以“第三名”身份亮相资本市场,估值模型也建立在这一行业定位之上。
可到了2024年,它真正站上这个位置时,却选择了沉默。这种反差,本身就是信号。
同时期,其他连锁口腔的净利润数据浮动频繁,领先优势并不稳固,大众口腔在其间的“跃升”,也变得难以叙述。
更令人迟疑的是,即便“反超”确已发生,它依旧没有恢复原本的行业宣称。
招股书删去的不只是排名,更是对“利润稳态”的信心——而这恰恰是一级市场估值最基础的逻辑支点。
在一个尚未完成连锁化整合的民营医疗赛道中,所谓“第三”的意义,更多来自市场的想象,而非数据的稳定。
问题也随之逼近:当市场开始怀疑这把标尺的可靠性时,它还能承载怎样的增长叙事……
本内容为【好的牙Pro】会员专属,点击加入会员,即可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