闫卓群、于大光、邹瑾:聊聊口腔行业的职业规划

编辑部
2025-04-24

中国口腔行业有这样一群思想者与实干家:他们眼界开阔,对行业形势有敏锐的意识,并对当下的应对之道有深思熟虑的见解;他们心态开放、乐于分享,期待将失败、成功的经验,推及至更多的从业人——他们称之为:“行业责任”。

【好的见解】专题收纳行业与众不同的见解和建议——尽管很多见解远非定论,但其中“人文与商业”均衡发展的视角,“本质与趋势”双线并行的思维范式,“经验与规律”可复制的复盘,期待在不同阶段,给更多同行带来新的启发。

编者按:

Boss直聘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月活跃用户数平均达4360万,创本季度新高。一边是用人单位的期待与叫苦,一边是人才端的压力与迷茫。人才市场活跃的背后,是用人单位与人才之间的尝试奔赴。

另据麦可思研究院发布的《2023年中国本科生就业报告》数据显示,口腔医学专业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高达98%,且毕业五年后月收入出现较大提升。这也彰显了口腔行业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一个行业能不能吸引各类人才、留住各类人才,是一个行业能否“永远年轻”的关键。

为了帮助口腔行业的从业者/潜在从业者做好职业规划,FRIDAY数智化口腔平台围绕“牙医职业规划”举办了系列圆桌讨论。FRIDAY数智化口腔平台董事长邹瑾女士,特邀闫卓群先生与于大光先生跨国连线,分享他们从业多年的心得体会与职业规划思考。

直播会议风格活泼,有思有料。好的牙编辑部获授权,将本次会议的精华部分整理出来,分享给各位朋友。

以下:


嘉宾介绍:

闫卓群:爱尔创口腔集团总裁、英国纽卡斯尔大学牙科学院牙科生物材料学博士、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材料专委会委员、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医学设备器材专委会常委、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数字化口腔产业分会副会长。

于大光:瑞士康特齿科集团中国公司董事总经理、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专业、日本昭和大学齿学院研究生、曾任瑞尔集团瑞尔学堂院长、曾任世界牙科培训中心讲师。

邹瑾:加拿大UBC学士、美国沃顿商学院MBA、佳沃思供应链平台创始人、FRIDAY数智化口腔医疗平台董事长。


一、兴趣与渴望突破,都是一种“内驱力”

于大光:要说做好“职业规划”这个事,首先是要有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某一件事情感兴趣,你自然而然愿意为它付出努力。

以牙医作为例子,牙医是个需要耐心和细心的职业,在帮病人看病时,需要你聚精会神,任何偏差都会导致患者不适。因此在选择前,还是先问问自己对这份工作是否喜爱并能够坚持。

闫卓群:我的职业规划也更多源于个人兴趣,然后就一直在一个领域里深耕。无论是在学校学习还是出来工作,我基本都在牙科材料这个赛道上,所以学习的知识都是贯穿的。

当然,在职业规划过程中,你要学会去定义自己的人生成功,不要与他人进行攀比,他人的成功对于你来说并不是可复制的,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内心意愿来规划成功。

我记得,有次一个牙科机构的朋友跟我聊起想要让他的孩子学习口腔,但他的孩子不是特别愿意学习口腔,所以我觉得这个孩子对自己就是有规划有想法的。他能够遵从自己的内心,而不是等待安排,这本是也是职业规划的一个胜利。

但在每个关键节点的职业选择上,我觉得还是和我遇见的人有很大关系。他们就像导师一样会给予我启发,指引我该如何进行选择,因此,在职业发展过程中,要有一位导师给予指导和建议,是可以帮助自己更好地规划和实现目标的。

邹瑾:确实如此,在面临职业选择的困惑时,周围人的适时的点拨确实对我们每个人都有很大的帮助。

记得我还没创业前,是有两份offer摆在我面前的。一份是我比较有把握的工作,做的是管理咨询顾问,我那时候当然确信自己能够在那个领域游刃有余;另一份工作是在美国的一家时装公司,但这家公司的业务我不熟悉,有各种未知的事情等着我去探索。

盘算了一下,失败率也是蛮高的。我一时不知道该如何作出选择,于是就向周围的“老”朋友询问。他跟我说,“我现在已经60岁了,但我的周围还有很多像我这个年纪的人,还在努力工作。而你还年轻,你的职业生涯还有几十年,你在害怕什么呢?你要敢于去犯错。”

关键时刻、关健的人、关键的话,这些“关键”还真就改变了我的想法和行动。使得我从一个害怕犯错误、喜欢待在舒适区的人,变成一个胆子大、勇于去接受挑战的人。

二、有勇气,已经是一种稀缺的职场力

于大光:我从阅读以及经历的事情中总结了三条准则,以指引迷茫时的自己,希望也能给到每一个正在做职业规划,或者处于迷茫期的人启发。

第一是“just do it”,就是去做,去“瞎折腾”的意思。当你不知道当下应该做什么的,你就先去做;第二是“do more”,就是去做得更多的意思,你不只要去做,还要去做得更多,去尝试更多可能,挖掘自己的潜力;第三是“true to your heart”,就是去遵从自己的内心,当你经历更多,或许到最后你才会发现什么是你最想做的工作,什么工作才是最适合你的。

我的职业经历是可以来跟大家作分享的,我在口腔行业30年了,在这30年里,我大概换了8次工作。做过设备、做过材料、做过药品和保健品等,最后在机缘巧合之下,与瑞士康特平台相互看重,就留在这里工作了。其实在尝试了不同的工作之后,你就会发现什么是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

后来我又给自己增加了一条准则,那就是勇气。当你去尝试新的内容,抑或遇到困难时,不要畏惧,而要有勇气冲破一切藩篱,依靠勇气作出判断,并且勇于承担后果,当你勇敢迈出步伐的时候,你离成功的距离又拉近一步。

邹瑾:于老师说的这点,我感触也很深。我想分享我父亲对我说过的话,我觉得是能让大家共勉的,即个人的成功来自于两个要点:experience和exposure。“experience”是经验的意思,这个和“just do it” 和“do more”类似,就是你做的越多,经验也越丰富;“exposure”是见识广博的意思,当你的眼界开阔了,看问题也能更加清晰明了。

闫卓群:虽然我也常讲大家要突破自我,去尝试不同的事情,但现实来讲,我认为有勇气固然重要,但在探索的过程中也要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认知边界,因此要保持谦虚,明白自己的局限性在哪,只有明确自己的边界,才能在边界内部优化已有的东西。

三、口腔行业不仅有医生,还有更多的大家

于大光:从我的角度来谈口腔企业人才的选择,首先欢迎的是有口腔专业背景或者口腔临床背景的人。当然,除了在口腔领域里做临床医生外,其实还有很多岗位选择,比如品牌经营管理、销售服务等,但无论什么岗位,我都希望这些岗位上的职工掌握一些基本的口腔医学知识,以便能够和企业内外更好地进行沟通交流。

从口腔行业未来的发展来看,我觉得还是要看两个宏观指标,一个是国内的生产总值,一个是人均可支配医疗收入,只要国内生产总值发展快,人均可支配医疗支出增高,那么口腔行业会有很大的发展,所以说口腔行业未来的市场还是很有潜力的。

闫卓群:其实在职业规划中,有一个词叫做战略,战略本质上可以认为是差异化,差异化可以为自己赢得竞争优势。比如在口腔行业里,只需要少部分拥有牙科专业背景的人员,便可以支撑起这个行业的发展,而大部分的人要想在这个行业里待下去,就需要拥有差异化的优势。

比如我是学财务的,那我就可以到牙科企业做会计或者财务,帮助企业进行成本控制及财务分析等,这样的话虽然我不像专业的医生拥有娴熟的医技,但我有差异化的优势,我也能在这个行业中拥有立足之地。

当你意识到如何通过运用差异化战略来管理自己的职业规划,明确自己在企业中的价值和贡献,并且坚持在这个方向上做出努力,我相信你都会成为企业不可或缺的人才。

后言:

本次直播近两小时,篇幅有限,编辑部仅截取了一部分。最后的最后,一言以蔽之,期待从业朋友,事业顺利,也欢迎各行各业,各长各幼。加入口腔行业!

您还想在直播间听到哪些关于牙医创业及职业规划的话题内容?

欢迎点击图片参与调研

(演讲:闫卓群   于大光   邹瑾   编辑:LQ   审核:Peter)


点击定制我的品牌专栏

>>> 推荐阅读 <<<

‍· 月度内参|8月|口腔行业,一曲“冰与火之歌”

‍· 人资笔记|暑期旺季快过了,诊所“团建”开始了...

· 口腔相关法 | “黑诊所”看牙过程中死亡,究竟是谁之过?

· 行业聚焦|口腔机构年淘汰率约3%,是高是低?

【前往会员专区,获取更多行业深度内容】


下一篇:这是最后一篇
上一篇:这是第一篇
广告图
ABUIABAEGAAggcWPwwYotOeq4gQwsAk4ygI
会员解锁·更多产业深度内容
自由容器
去往PC端
更大视野·更多细节,点此去往PC端 >>
插件代码
企微礼遇
添加企业微信,获取这些权益:
  • 🧠 政策/数据更新第一时间通知
  • 📚 行业精选资料包领取
  • 🧾 会员更新提醒 + 解锁提示
  • 🎉 社群活动 & 优惠券福利
  • 💬 客服在线答疑(内容/下载/咨询)
自由容器
插件代码
【好的牙】内容基于公开资料与专业判断,供行业参考,不构成决策建议,读者需自行判断与承担风险; 版权归属本平台,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商用。 🧾 如需勘误 / 投稿 / 合作,请联系客服微信:HDSW_001